给你说个故事吧。
关于一条鱼,一条诡异而神秘的大鱼。
我确信,在这个世界上,有些鱼是永远抓不到的。
这不是因为它们游的快或者比其他鱼强壮,而是他们有些与众不同。
这条鱼叫野兽。
在我出生的那个时候它已经是个传奇了,它使鱼饵落空的次数比其他鱼多100次。
有人说这条鱼...
... 是那个60年前在这条湖里淹死的痴情少女的亡灵。
另外的人说它是残忍凶恶魔鬼的化身。
我对这种假设或者迷信不屑一顾。
相反,却对它充满了好奇。
它长得是什么模样?
为什么它如此难以捕捉?
它是她...
...还是他呢?
强烈的好奇与日俱甚,没有答案的日子却让人倍受折磨。
总是莫名其妙的认定,我们之间一定有某种特殊的联系。
直到有一天,终于决定出发,去捕捉这条鱼...
在湖上漫无目的的漂荡了十天后,终于发现了她(它?他?)。
或者说,她发现了我。
湖水清澈见底,水草影影绰绰,还有许多半截的树桩。
她却很惬意,围绕着我的小船周围游来游去,忽远忽近,在水草中若隐若现。
我死死的盯着她。
她确实很大,却异常灵活和敏捷,在水草和树桩间穿梭,湖面竟无一丝涟漪。
悄声屏气的注视她5分钟过后,一股莫名的恐惧却已抓紧了我
——我实在无法明确她的位置。
怎么可能?
我的眼神从未离开她,却不知道她究竟在哪里!?
她就像一个幽灵,明明在我左侧,却又立刻出现在右侧;明明离我远去,却又马上从船底闪出。
她悄无声息,却让人感觉在喃喃细语。
我刚想摸起鱼枪,她立刻远遁;打消念头,她又回到我的身边。
是的,她就在我周围,而我却无从把握。
她就是一个幽灵,一个无法琢磨的幽灵。
索性,我闭上眼睛,去感受她的存在。
她还在我的周围,在那儿悄无声息。
突然,她向我笑了。
我感觉得到,她向我露出了微笑。
她的笑平淡而单纯,但在我,那是一个胜利者的微笑。
她是胜利者,而我,却成为了她的猎物。
……
良久,如释重负般,长舒一口气,睁开双眼。
她已经消失了,不留一点痕迹。
月亮探出了半个脑袋,发着白茫茫的光,偶尔还有几声鸟的怪叫。
疲惫和沮丧,往下拉扯我的眼皮,昏昏然睡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 一阵水声把我惊醒。
月的光晕柔和的撒在水面上,裹在湖面缥缈如纱的雾气之中。
水声,是从薄雾的另一边传来。
奇怪的是,那儿,竟然有名女子。
虽然看得并不真切,可是她那美妙的身影,依然穿过薄雾透了过来。
她半蹲着身躯,双手捧起晶莹的湖水,轻轻的举过头顶,浇撒在长长的秀发之上,水滴反射着月光,流过肩,流过背,流过腰,流回湖中。
她的身躯是如此的曼妙动人,她的动作是那么的轻柔舒缓,似乎生怕破坏了和谐的夜色, 又似乎夜色因她而和谐。
难道,我仍然在梦境之中????
一阵风吹过,树叶哗哗的响,还惊起了怪鸟刺耳的叫。
她停了下来,扭头望向我这个方向。
显然,她发现了我,似乎有点吃惊,又好像在警惕着我。
我脑中只是一片空白,不知该做什么,慌乱之中,挤出点笑容,向她挥挥手。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我一辈子难以忘记……
……她一跃而起,好像一个高台跳水选手, 轻盈的在空中翻了一个跟头,一头扎向水中。
在入水的一霎那,她竟然幻化成了一条大鱼,是的,就是那条我追寻的大鱼。
忽悠一下,便游得无影无踪。
只剩下我,呆呆的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开始了更加疯狂的搜寻。
我尝试了所有的方法:渔网,钓鱼杆,鱼枪;并使用各种诱饵:虫子,蚯蚓,小虾,小鱼。
可是丝毫不起作用,似乎她对这些一点也不感兴趣。
终于, 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如果那条鱼是神秘的精灵,一般的诱饵是起不了作用的。
我一定要用她最想得到的东西做诱饵
——黄金
现在,我把黄金做的戒指系上了一种特制的线——这种线据说结识的在短短几分钟可以拉起一座桥。
然后我将它向湖中投了出去。
那个怪物跳了起来,甚至还没等到接触水面就抓住了它,然后非常迅速的往上游游去。
我只能死命的抓住那条线,小船也被快速的拖向上游。
突然,我发现了目前的窘境,我开始害怕那条线忽然断掉。
不是害怕失去那条怪鱼,而是怪鱼嘴中的戒指。
那可是母亲留给我的结婚戒指,忠实于我未来妻子的标志 。
......
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
我拿回了我的戒指
而那条神秘的怪鱼
还是留给我的子孙去捕捉吧
......为什么对其他东西都无动于衷的她对金子下手那么快?
那是从那天的事我学到的..
有时抓住一个女人的心的唯一方法...
...就是给她一枚结婚戒指
假如有人
如同我一般
辛苦追寻
历尽周折之后
在某天给你一枚戒指
抓住它吧
......
read more......
Thursday, June 7, 2007
大鱼
Posted by hermes | at 6/07/2007 | 0 comments |
Labels: 真艾无敌
Wednesday, June 6, 2007
中华鳖精
邵亦波的blog上面在聊《海龟还是土鳖?》,很少在别人的地盘发言的我也忍不住说了几句。他的文章总是不错的,下面的评论更有意思,无论是武断的评判还是理性的选择。还是不转过来了,没有连续性,也会让人无味。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看看。
不过,我们不做自大的海龟,也不做狡猾的土鳖,我们是中华鳖精!
read more......
Posted by hermes | at 6/06/2007 | 0 comments |
Labels: 艾因思弹
Tuesday, June 5, 2007
五颜六色的中国
中国到处都是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不相信么?看看这些从河流湖泊中取来的水样品标本就知道了。
read more......
Posted by hermes | at 6/05/2007 | 0 comments |
Labels: 艾●非艾
Monday, June 4, 2007
更廉价的失败
如果去问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他们是如何获得商业灵感的,你可能会发现,他们其中大部分人最初始打算去做的事情和你所熟悉的公司业务非常不同。PayPal起步的时候是作为在掌上导航器中的理财服务出现的,而YouTube曾经是一个视频约会网站。真相是,一个企业的早期风险全部在于实验措施和重复操作。每一个商业计划书在完成时便是错误的。优秀的企业家认可这一点,并构建出能对早期市场信息快速反应的敏捷团队,以便确认真正的商业模式和最小化风险。
这些实验所带来的必然的副作用,便是大部分的初创公司会最终失败。即使神秘的“90%失败率”已经被证实为谎言,我仍然冒昧的猜测,对于以技术为基础的初创公司而言,失败率依然极其的高。这就是早期创业世界的自然法则,而且最好是让企业家参与其中,通过那些血的教训,换取更多的机会和风险。或者,如同Jeremy Liew的恰当说法:“公司总会消亡,创建者和员工却从中获得经验继续前行,并充满希望的创立更多的公司。我特别偏爱那些重获新生的团队的后一种行为。”
今天,受惠于那些网络范畴里有据可查的转变(越来越低的存储成本,开软软件,离岸开发),创建一个软件公司的成本比以前低得多。事实上,在我1999年合伙创办Infonautics的时候,我们花费了500万美元让第一种产品投向市场。在2003年TurnTide,我们花费了250万美元。而2005年在Jingle Networks的时候,我们仅仅花费了75万美元便推出了首个产品。实际上,在过去几年总共30几个首轮投资中,我们的初始投资(initial)平均规模为30万美元。
最近,我们已经注意到了许多创业失败的案例。Techcrunc甚至建立了一个“deadpool”(死亡池)——来怀念那些在第一次互联网热潮中受到诅咒的老公司。这使得一些人推测说,不断升高的创业失败率证明了目前的原始积累模式有缺陷。不过,我可不这么认为。
尽管失败案例看起来更多,(由于新创建的公司也更多),创业早期的失败率很可能仍然大致相同。唯一的变化是,你可能现在失败的更快,变得更不值钱。虽然我更愿意投资那些成功的公司,可是,如果这个公司将不可避免的失败,我宁愿她失败的更快。
我相信,种子期投资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或否定)企业家的假设,从而得到”去风险“的机会。种子期的公司要筹到足够的钱,以便能够反复实验——只要他们的假设仍然有效,以及他们确实在不断的显著进步和降低风险。比起以往的模式,今天这种允许企业家和投资者尝试失败的模式更具资本效率。很多公司以前会浪费风险资本上百万美元,同时,企业家也浪费了几年的生命,只是为了一个失败的假设。现在,周期会短的多。
在1991年Infonautics的时候,我们筹集资本来引导市场调查研究——我们花费了15万美元进行民意调查、对象人群以及附属研究,以验证市场的有效性。今天,公司实际上可以在更短的周期内推出那个量级的产品了。你愿意看到真实市场的反馈结果呢,还是仅仅愿意看到市场研究调查的结果?
下图(来自Benchmark的Peter Fenton发布于Venturebeat)阐明了Peter Fenton所描述的“网络公司更为残酷的优胜劣汰环境”:
传统的融资模式
在传统的融资模式下,通过达到某些确定的里程碑,一个公司的风险会下降,而在同时,其价值评估便会向上进行跳跃。在每个里程碑,追加投资是必须的,从而导致投资家在更高级别的金融投资,以及企业家更多的时间投资。
新的“更廉价的”融资模式
对于新的融资模式,创业者能够在更长的时间段内进行实验和再实验,但仅有极少量的资本投入。只有当一些投资风险通过加速吸收而被排除的时候,公司才能够筹集到更多的钱来重新定义商业模式并展开扩张。总之,创立公司和确认企业家和投资者是否该继续追求这个机会的时间与成本都大大的降低了。
意料之中的是,作为种子期投资者,我将会比中晚期投资者获得更多数量的失败投资。然而,我也期望能在失败的投资中投入更少。我会被证明是对的么?只有时间能说明一切。而现在,我更愿意支持那些能够更廉价失败(或成功)的公司。
原文作者:Josh Kopelman
原文链接:Failing Cheaper
read more......
Posted by hermes | at 6/04/2007 | 0 comments |
Labels: 艾●非艾
Sunday, June 3, 2007
Google从每个互联网用户赚1美元
翻阅了一下Don Dodge最近的文章,其中一篇名为“为什么1%的搜索市场份额价值超越10亿美元”。他的数据论断是,每个搜索查询动作将产生0.12美元的广告收入,这使得1%的搜索市场份额获得了超越10亿美元的价值。Don来自微软,那篇文章是回应最新的来自ComScore的搜索市场份额数据,这些数据表明,Google进一步扩大该市场的领先地位,达到了大约50%,而Yahoo约为 27%,Microsoft约为10%,AOL以及Ask.com分别约为5%。让我们更近的来观察这些数据吧。
真相#1——Don Dodge的数字暗示
下图来自Forrester research的文档(发表于2005年5月)。按照这个图表,整个的在线广告费用在未来的两年半内将增长约50%,从203亿美元提高到294亿美元。
现在检查一下这个图表在过去的几年有多接近的反应了现实。Google的年收入如下:
事实的增长为72%,而上图同时期的增长仅为33%。这种差异度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作为在线广告服务的领导者,Google本来就应该比其他的服务商在收入方面有更大的增长。
因此,如果我们考虑了这个方面的因素,而且假设Don Dodge的论断是正确的,那么,在未来的两年半的时间,Google的收入和市值再增长100%就很可能发生。
真相#2——用其他的方法达到Google的数据
好的,我们现在尝试用另外一种方法分析Google的数据:
事实:
参考这些数据,我们能够很快的得出大致的结论,Google在每一个互联网用户身上赚1美元。但是,并非所有的收入都来自Google搜索引擎——Google仅仅控制了50%的搜索市场,但是整个互联网却被Google广告通过AdSense和AdWords广告联盟有机的覆盖了。这样,即使你是通过Yahoo或Live执行的搜索,你仍然可能最终被导向一个在Google AdSense长尾里的页面。而如果你是Google搜索引擎的忠实用户,你可能每个月给Google带来2美元的收入。当然,即使你使用其他的搜索引擎,你仍然会给Google带来0.5美元的收入。
最后,问一下你自己:大约每月你会点击几次Google广告呢?4,10,20,还是40?注意,每次广告点击大概为Google产生0.1到0.5美元的收入;这会让你得到与上面差不多的结果。
结论
总而言之,事物的发展当然不是简单的一条直线——但是,诸如Potenco和One Laptop Per Child,新的网络行销形式将会不断涌现,互联网的渗透力也会不断加强,在线广告收入也将以难以置信的速度继续保持增长。
原文作者:Emre Sokullu
原文链接:Google Making $1 Per Internet User
披露:Emre Sokullu为Hakia工作,Hakia是Don Dodge的文章中涉及的搜索引擎之一。
read more......
Posted by hermes | at 6/03/2007 | 0 comments |
Labels: 艾●非艾
Saturday, June 2, 2007
为什么1%的搜索市场份额价值超越10亿美元
ComScore发布了他们2007年4月的搜索市场研究报告,其中的数字表明Google进一步扩大该市场的领先地位,达到了大约50%,而Yahoo约为 27%,Microsoft约为10%,AOL以及Ask.com分别约为5%。这使我不禁思考,AOL和Ask是否应该放弃...毕竟,仅有5%的市场份额是相当令人绝望的?答案是——绝不!
在搜索市场这块大蛋糕中,每1%的市场份额至少价值10亿美元!Google拥有接近50%的市场份额,股票总市值1500亿美元,这或许意味着1%的搜索市场份额价值30亿美元。其他的竞争者或许没有获得如此高的收入和市场系数,但是即使在较低的一端,1%的市场份额也至少价值10亿美元。
让我们来做些简单的算术——这让人容易宏观的理解,但不仅仅如此。我们来更深入一些。首先,我们来看看2007年首季度美国整个的搜索情况的数据。
因此,Google在2007年第一季度处理了全美101亿次搜索请求。现在,我们看看Google的收入情况——在2007年第一季度,Google收入为36.6亿美元。简单的计算一下,36.6亿美元的收入被101亿次搜索请求相除,便可得到每次搜索请求价值0.36美元的结果。然而,这是全美的搜索次数和总收入的比较,我们还必须做些更多的数学体操。
Google收入细分
Google国际收入为17.1亿美元,占总收入的47%。因此,美国收入可大致估计为53%,或者1.95亿美元。好,我们几乎就快知道真相了。我们还必须仔细分析AdSense的 广告收入。
AdSense为其他的网站做广告服务。当用户点击了一个广告,广告主便向Google支付CPC(按点击付费)费用,然后Google将这些收入的一部分支付给网站的拥有者。通过AdSense,Google的网站同盟者总共为Google在首季度产生了13.5亿美元的收入,占Google总收入的37%。这里,我们不得不假设,AdSense的收入同样平坦的分布在美国和国际市场。
美国搜索相关收入
我们已经知道,美国部分的收入占总收入的53%,19.5亿美元;另外,AdSense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7%,剩下的63%属于搜索。所以,美国搜索相关收入就是19.5亿美元 X 63% = 12.3亿美元。
每次搜索的收入
现在我们能够将全美搜索收入12.3亿美元和全美101亿次搜索请求相比较,于是很容易得出每一次搜索产生0.12美元的结果。你可能会争辩,所有的Google收入都源自于搜索。如果他们没有搜索,他们也不会获得任何其他的收入。按照这种观点,比较Google美国的总收入19.5亿美元和全美的搜索量,结果是每一次搜索产生0.19美元。
1%的搜索市场份额收入价值超过1000万美元
我们可以这样计算。2007年3月份总共有73亿次搜索请求被处理。它的1%便是7300万次,乘以0.12美元(每次搜索产生的收入),于是得到月收入876万美元。转换为年收入就是1亿512万美元。
在股票市场上,1%的市场份额价值超过10亿美元
Google (NASDAQ: GOOG)股票总市值大约为其总收入的十倍。在过去的几个月,Google的总市值好几次都远远的超过了其收入的十倍。依据这个系数的话,能够产生1亿512万美元收入的这个1%的搜索市场份额,将获得10亿美元的市值评估。Google有着更高的市场系数,因此他们的1%市场份额价值30亿美元。
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Yahoo、Microsoft,、AOL、Ask或其他的公司对于1%的市场份额都经行异常激烈的争夺。搜索业务会带来巨大的收入和利润...即使对很小的市场份额,竞争者们也会打得头破血流。
风险投资家们正在投资一些潜在的,试图找到下一个Google。像Powerset和Hakia这些后来者将会对2%或3%的市场份额感到很高兴,即便他们依然渴望能够有更大的成就。
去做点简单的算术吧!结果可能令人难以置信。
原文作者:Don Dodge
原文链接:Why 1% of search market share is worth over $1 Billion
read more......
Posted by hermes | at 6/02/2007 | 0 comments |
Labels: 艾●非艾
Friday, June 1, 2007
Elance案例分析:如何在不完美的时机开展工作
很少有公司像YouTube一样,在合适的时机找到合适的商业想法并付诸实施。我怀疑,大部分的公司都会轻微的错失时机,不得不作出相应的调整。Elance便是这样一个有趣的案例——当市场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如何进行恰当的调整。
Elance是一个在线的中介媒体,专门经行技术、设计或是其他类似的专业人才的商业需求的合理匹配。项目主发布他们的需求,而服务提供者则对这些项目进行投标。这家公司成立于1999年,最近每周有130,000位独立访问用户,并且进行2,500个项目的匹配。
通过次要产品“远远的绕道而行”
Elance在1999年是作为eBay式的外包平台而建立的,在这个交易平台上,卖家将各种项目出售,专业人员则完成工作和得到报酬。这家公司一度快速成长,并得到8000万美元融资,可惜仅仅是个泡沫,结果只能看到市场的坍塌。更糟糕的是,那个时候,“外包”作为毫无趣味和分散的工作方式而广泛不被看好。这些因素导致了这个在线市场处于苦苦挣扎之中。
然而,希望存在于大型公司里。尽管Elance成立时立志于外包,将生产力分散给广泛的业务需求,但是她发现,那些接受这些观念的大公司才是这个市场的核心部分。很多这种公司已经在雇佣数量巨大的服务承包商,却没有可信赖的系统来管理这些分散的生产力。
于是,在2001年,Elance减小规模以收紧银根,并且瞄准于和那些大型机构的合作机会。她保留了在线业务,但是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到了开发一套可以管理和签约专业人员的企业软件包上面。到了2005年,这个企业软件产品被诸如American Express、BP、 FedEx和GE这些大机构的200,000多名员工使用,管理着超过100亿美元的工作承包。
2005年的时候,Elance敏锐的察觉到,企业软件行业进入了成熟期,与此同时,公众开始理解并接受分布式工作的观念。于是,Elance重新对其产品线进行估值,决定重新回到初始的商业想法,并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将那套企业软件卖给了ClickCommerce。Elance的CEO Fabio Rosati把这个产品转型弧线描绘为“远远的绕道而行”,最终完成了对这家公司创立者原始设想的部署。
灵活于商业模式,但忠诚于初始理想
Elance本能够简单的放弃在线交易平台的观念并专心的继续前行于企业软件这条道路,但是她没有如此。我问过Fabio Rosati,为什么这家公司选择保持两条产品线,以及为什么最终决定回到初始的观念。
他告诉我,管理层考虑过各种发展战略,最终一致认为,在线市场这条道路能够提供最好的中远期前景。而同时,2001年的近期需求是企业必须得到足够的收入,即便从其他的资源(企业市场)。在“绕道而行”的过程中,这家公司始终相信,在线交易平台还有希望,并决定为了未来继续维护和管理它。
我发现“远远的绕道而行”相当令人着迷。Elance强烈的相信最初始的设想,但却发现那个时候实现这个计划的时机并不成熟。另外,Rosati发现,除非作为更大的企业供应链管理软件的一部分,这种企业软件产品将在有限的空间里难以得到更大的发展,而在线外包交易市场仍然是一块处女地。处于各种因素的对比考虑,Elance结束了“绕道”,回到了原来的道路。
是否出售一条产品线的理由
Elance本能够将在线平台卖掉或是简单的结束以简化其工作量。可是为什么Elance不这样做呢?Rosati告诉我,公司分析了形势,并且断定,如果管理得当,在线平台并不会损害企业产品或是过度的分散现金和人员等企业资源。确实如此,没有任何理由可以结束掉一个潜在的长期机会。
总结
公司的创立者和投资者最开始设想的是一个面向数以万计的服务型外包交易的广阔市场。绕道企业软件服务却确保公司在“dot com”神话幻灭时期能够幸存,并在到达顶峰时刻果断的以1500万美元出售了这套企业软件,尽管这个回报仅有初始投资的20%弱,但是却给公司未来的成长带来了足够的资金。如果Elance仅拥有一条企业软件的产品线,这种退出可以认为不够成功。然而,维持和回到最初给这个公司带来了完成梦想的可能。
Elance的早期设想导致她在市场还没有准备好之前就开始运行。如前所说,我回忆许多公司也有同样的问题,需要进行调整。Elance通过反思市场环境做出调整,开发了一套软件系统确保立即获得收入。许多其他的生意也是一样,应该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带来稳定现金流的武夫,并以此得到的资金来完成初始产品的梦想。
同时,保留初始产品而不是改变整个的商业模式,将给公司一个发展和培育市场的机会。Elance的发展战略就说明了这条道路:一个公司可以更灵活的将可得到的机会转化为资本,与此同时,也要保留对于未来的广泛选择的可能。
原文作者:Jay Parkhill
原文链接:How to work with imperfect timing – an Elance example
read more......
Posted by hermes | at 6/01/2007 | 0 comments |
Labels: 艾●非艾
Monday, April 23, 2007
微视频营销将颠覆传统网络营销方式
看我这个小小的博客,一定很容易发现,几乎每一篇文字,都会伴随着一首歌,确切的说,是一个MV。美妙的歌声,会让文字变得更加赏心悦目,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估计地球人都知道,其实这仅仅是一段微视频。Youtube提供的微视频在我这儿几乎没有任何停顿,又几乎可以找到任何的视频内容(包括每个我喜爱歌手的MV),当然是不二的选择。今天的MV是Eminem与Dido合作的Stan,希望有人喜欢。
干脆再来个前两天梅西(Messi)那个可以与迭戈●马拉多纳的绝世进球相媲美的进球片段。这场比赛没看,第二天看到新闻,马上去Youtube上查,还真有。
前段时间,Youtube被Google以十六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轰动全球,也给了国内的微视频服务上提供了无限的遐想空间。不过遐想还是瞎想,只能骑驴看账本,走着瞧了。
微视频给人们带来的仅仅是从电视上录下来的进球片段或MV歌曲么?又或者只是看老百姓DV的各种或搞怪或无聊的生活片段?绝对不仅仅如此!
微视频营销将颠覆传统网络营销方式,瓜分原本属于电视台这种大机构的视频广告市场,甚至从底层改变产业结构和商业行为方式。
最近,以Youtube为首微视频服务商都在琢磨如何在微视频中加入广告(其实Brightcove已经开始了)。有消息说“YouTube本周内将给视频加上广告,与作者平分收入”:Google的欧洲运营负责人Patrick Walker称,YouTube正在测试一种新的模式,即将会和视频作者平分广告收入。当视频原创作者上传视频至YouTube上面时,可以选择允许YouTube在视频里插播30秒的广告,然后这个视频里的广告所产生的收入的50%将会归作者所有。Patrick Walker还说Google期望YouTube在2008年能真正开始实现盈利。
这真是一个好消息。用户凭什么白白的贡献内容,而让服务商得到所有的好处?不光视频内容,文字内容也应该如此。新浪就应该按商业流量和商业转化率给在名人博客上的名人们发奖金,名人们要不要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知道国内有没有这种有魄力的站长敢这么做?估计很难。土豆网开了天大的恩惠,原创作品产生的收入,土豆网将给予作者10-30%的版权收入。10-30%呐 -_-!!!
在微视频中添加广告,与创作者共享利益,以促进微视频的创作,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它将成为微视频服务的主要商业模式。在这种商业模式下,个体创作者也将真正成为最重要的贡献者。
7-10分钟的微视频可以传达多少信息呢?我可以炒一盘菜,教会大家独门的烹饪秘技;我可以向大家展示如何搭建自己的博客网站;我可以将旅行途中的所见所闻的片段稍作剪辑,为大家介绍欧洲田园式的宁静和美丽,以及风土人情;我可以清晰的解答一道高等数学的微积分方程......文字与图片所能表达的,都可以利用微视频展现出来,更加直接和形象。
在微视频中添加广告,会促生出一种新的行业,微视频制作行业;而这个行业,将改变现有的娱乐、旅游、教育、营养保健等一系列产业的展现和营销模式,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随意点播哈佛大学的教学视频。当然,也可能会出现更多的XXXX姐姐;但XXXX姐姐多一些的话,估计会不像现在的这么恶心,恶心的应该淘汰掉吧?!
对个人而言,微视频无疑增加了无数的出名和职业机会。那么对于企业呢?
我一直很困惑,为什么国内的企业不利用微视频进行友好的营销?为什么这么多的免费微视频平台放在那儿都不利用?难道微视频只是和所在的平台有关么?传统行业就算了,可能听都没有听过微视频,国内互联网行业似乎也没有进行微视频营销的,就让人纳闷了。在土豆和六间房随意看了一下,没有。是被明星搞怪们淹没了么?如果有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发现的话,一定让我看看。
例如这段微视频,Second Life向人们展示了如何在虚拟空间完美的制作出一把小提琴;而dLife TV教会大家如何健康的生活;American Yogini则更生动的使人们理解和学习美洲瑜伽;realmeals.tv教授如何烹饪可口的食物;About.com试图通过微视频解决人们在平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和麻烦,例如如何购物,如何品尝葡萄酒;How2Kids告诉父母如何教导儿女正确的使用科技,如何与孩子们一块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这里的例子大部分通过Brightcove支持,因为她是微视频收益与创作者共享的先行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她的网站找到更多的Channels(一般的主动创造者大多是企业,都会建立自己的频道,并且拥有自己的网站),甚至都可以创建自己的Channel,不过不知道其广告是否支持中文内容;Brightcove还允许这些微视频创造者寻找自己的广告合作伙伴,当然需要征收一些微视频平台的使用费用。
想想吧,如果宝宝树上,年轻的父母们可以通过微视频学习和了解如何与呀呀学语的孩子进行沟通,如何购买正确的儿童衣物食品;如果大众点评或是饭统网能够直接看到食客们津津有味的品尝美味的食物;如果淘宝上的商家能够直接展示自己的小店给大家,还试穿一下店里待售的新款衣服,并转个圈;如果这么多教育网站上的各种教程变为了实际可见的操作;如果将这一切能够想象到的图像变为现实,将会发生怎样的有趣的事情呢?
恐怕最为直接的,便是将空洞的网络流量有效的转化为了实际的商业流量。让所谓的Web2.0见鬼去吧,我们需要的不是XXXX姐姐,而是实实在在的价值,不管这个价值是谁创造的。
Just Do IT!
read more......
Posted by hermes | at 4/23/2007 | 1 comments |
Labels: 艾因思弹
Wednesday, April 18, 2007
消失的贝壳
2007年4月17日,贝壳平静的离开......
忘了什么时候订阅了飞扬新锐的博客,但是开始关注却是两个月前,因为贝壳这个startup,也因为“粉红色”团队也在做着部分类似的事情——点评和推荐,即使所选择的主题完全不同,也能够学到不少的东西。
一个多月前认真的拜读了飞扬新锐的博客,马上就发现了一些问题,于是立即写了一封邮件。可是这封邮件至今仍然自己的邮箱中,并未发出。那时的贝壳似乎意气风发,即使是善意的提醒或许也会被当成恶意的冷言,况且不合时宜的冷水也让我于心不忍,默默的祝福好了。
可是,仍然没有想到,贝壳死的这么快,局外者也难免心酸。
看得出来,飞扬新锐是个勤勉的学习者,无论其开博的目的何在,至少还是分享了不少的哪怕略显稚嫩的思考和体会,毕竟这个社会坦诚的分享者不多。
如何将UGC的推荐和商业有效的结合,曾经是我仔细思考的题目。所以一看到贝壳的域名,就明白了它到底想干什么。
这里先假设一个命题的正确性,即社会化的推荐是社区类网络应用商业化的未来。选择一个方向作为社区的主题便是一个初始的关键选择。贝壳选择了数码产品的体验推荐作为主题,看起来不错。不过,不知道飞扬新锐在选择的时候有没有稍微做一下市场调查,目前互联网有多少家在这个领域内竞争。即便是1.0的版本又如何呢?而且似乎1.0版本的数码推荐比UGC的体验式推荐更有权威性。
看飞扬新锐的博客,里面充满了web2.0、社会化、社区、UGC之类的词汇,很容易让人了解飞扬新锐确实是典型的2.0理念的(曾经?)追随者。但是,很少看到飞扬新锐考虑诸如产业链中的位置、如何整合产业链中其他的资源等一些更实际、更为底层的问题。或者2.0更吸引眼球,又或者所谓的底层问题会泄露天机。但假如2.0创业者忽略了这些核心问题的话,只是在2.0里面绕来绕去,那不如不做为好,一定撑不到盈利的那一天。
startup团队的执行力是个关键因素。看看贝壳发展历程,外人无法得知,为什么贝壳如此难产,而又这么迅速夭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贝壳团队执行力的问题不小。
虽然贝壳现在成为了一个典型的startup失败的故事,可是相信飞扬新锐和他的团队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可以走得更好!
read more......
Posted by hermes | at 4/18/2007 | 0 comments |
Labels: 艾●非艾
Tuesday, April 17, 2007
老瓶也可以装新酒
当今社会总是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例如科技的赛跑。
科技总在一个劲的往前跑,从来不想停下哪怕一秒。各种应用和服务也是层出不穷,似乎抢占先机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其实底层的创新所带来的影响力总会有个时间的滞后,尤其是一系列经过底层创新组合而成的新的创新可能会滞后更长的时间。
有意识的人们会回头看,哪些老瓶可以装新酒。
MVC的理念在70年代就提出了,但是近几年才遍地开花;Ajax的构成元素单个来说早就存在,组合在一起却威力无穷;“社区”或许需要追溯到互联网的开端,如今也才刚刚红火......
今天的网络,根本无法预测五年甚至是三年后的景象。寻求能够装新酒的老瓶也是一种快乐!
电子邮件或者也是一个老瓶。
邮件营销可能可以算作最古老的网络营销方式之一了。可是,在电子邮件全球被数以亿计的人们作为最主要的联系方式使用的今天,本应作为最具营销效果的邮件营销,在网络营销之中所占的比例不足5%,为垃圾广告邮件所困扰,邮件营销的价值受到严重的低估和忽略。
许可邮件营销(Permission-Based Email Marketing)或许是一种解决方法。
许可邮件营销,与垃圾邮件相反,是在用户事先许可的前提下,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目标用户传递有价值信息的一种网络营销手段。许可邮件营销有三个基本因素:基于用户许可、通过电子邮件传递信息、信息对用户是有价值的。
许可邮件营销在国外的应用很广泛,大多作为一种辅助的服务型营销方案在使用。例如,xing.com的许可邮件营销就做得不错。但是,它作为一种营销平台却很少见。
这个老瓶仍然可以装新酒。一套完善的许可邮件营销系统其实是可以媲美关键字为主导的搜索营销系统。这二者甚至有些神似,但也不同。
一套完善的许可邮件营销系统,利用分散的兴趣点集中人群,让邮件营销者可以快速精准的找到目标人群,能够严格方便的控制营销成本,有效的抵御营销欺诈。
许可邮件营销的关键在于逐步的取得用户的信任,而用户的信任很大程度来自于该系统的特征属性:
构建如此的一个系统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如果对此有兴趣,可以与我一起讨论。呵呵!
相关资料:许可邮件营销是最快捷的网络营销手段!
邮件营销有两大类,许可邮件营销和非许可邮件营销。
非许可邮件营销就是众人痛恨的垃圾邮件群发,与垃圾短信一样,是垃圾是非法。
许可邮件营销类似于传统媒体广告,广告随有价值资讯传递给受众。合理合法。不同之处在于媒介形式,一个纸质印刷,一个电子邮件。一个送达邮政信箱,一个送达电子信箱。
相比其他网络营销方式,许可邮件营销快捷、时效性强。尽管当前许可邮件营销,从电子媒介运营商的发送技术、收费模式、跟踪技术,到邮箱服务商的抑制过滤,企业广告主缺乏了解,诸多环节存在种种缺陷。许可邮件营销在中国才刚刚开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read more......
Posted by hermes | at 4/17/2007 | 0 comments |
Labels: 艾因思弹